背景图

儒家义利之辨给予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智慧启示(一)

来源:天火2娱乐 作者:天火2娱乐 日期:2023-06-03 20:42

义利之辨是儒家思想关注的重要议题,孔子主张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观点更是直接为儒家义利观奠定了基调。“义”与“利”的关系的处理更是当今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过去,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义”忽视“利”,制约各大商业活动,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四周弥漫着“重利轻义”气息,甚至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似乎越是重利轻义的企业发展速度更快,而重义轻利的企业发展速度更为缓慢。对此,企业管理应该正确对待“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而言,“利”指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的企业最大利润。而“义”指企业的社会效益,即企业对社会、环境以及群众所带来的综合效益。面对“义”与“利”的取舍,我们不妨采用《论语》中的妙语来做解答。

儒家义利之辨给予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智慧启示(一)


  孔子在《论语》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寓意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义”的重要性,是成不了大事的,这里的“义”也指长远目光与远见。一个目光短浅的企业管理者总是贪图眼前的小利,不见泰山,一叶障目,注定会耽误企业长远发展。而拥有长远目光的企业管理者则不会因为眼前的小利益而花费精力,他们更关注企业未来发展状况。不少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贩卖出售假劣伪冒产品。即便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最终只会黯然退场。

  《论语•里仁篇》提到“放于利而行,多怨,”其本意是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全然不顾他人之利的人,肯定会招来很多怨恨。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企业管理者不能只以企业赚取利润为制高点,太偏执于利益,只会蒙蔽心智,最终落惨淡收场。一个企业过分考虑自身利润最大化,不顾企业员工、社会环境污染,必然会触犯众怒,发展受阻,过分重利轻义的企业往往只会昙花一现。

  有一句话叫:企业不盈利,不如做慈善。大家都清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一味强调利益,忽视“义”,企业同样无法生产。实现“义”与“利”的统一,既是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的充分利用,更是企业永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